民國57年,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「北海計畫」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「地下碼頭」,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,如今在軍方釋出之後,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「戰地景觀」,若無造訪北海坑道,便如同沒來過馬祖。
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,為一深入山腹,貫穿岩壁,呈「井」字形交錯的水道;水道高18公尺,寬10公尺,長640公尺,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,退潮時為4公尺,步道全長700公尺,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,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,在退潮時才能進入。
藍眼淚或藍海現象甚至是藍色啤酒海這些名詞都是指向一種夜光蟲(渦鞭毛藻),經過海浪及自然風的驚擾會發出淡藍色的螢光,而數量一多就會滿滿地在海上,馬祖舊時稱之為「丁香水」,相傳看到這種生物大量出現,以它為食物的丁香魚群就會過來。藍眼淚主要出現在每年的3-9月,而4-6月又是最多的時候。要看藍眼淚,必須在無光害的環境,儘量避免農曆月圓前後,月光影響最鉅之時觀看。另外,經由波浪的擾動,夜光蟲才會出現光芒形成藍眼淚,所以還要算準在開始滿潮之間前往,於南竿北海坑道內觀看藍眼淚較不受以上因素影響。
鐵板西邊海上有一座獨立的岩礁,由於地形險要,曾被闢為軍事據點,由一班兵力日夜戍守,故稱為鐵堡。西側海岸線長期由防區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駐守。由於防禦工事需要,便將岩礁內部鑿空,上面覆以水泥掩體,粉刷迷彩漆料,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;堡內有地下石室、坑道、射口、砲台、房間、廁所及廚房等空間,麻雀雖小、五臟俱全,是海防上的要塞,展現出「鐵血剽悍、海上堡壘」的氣魄。
津沙位於雲台山下,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,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,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,故名金沙,後寫作津沙,是賞夕陽、踏沙灘的好去處。歷經百年風華,如今的津沙,雖然蕭瑟滄桑,被遺留下來的馬祖建築,卻仍保留古樸的美感。